罗素:浪漫、理性,与孤独

玛丽·雪莱[1]的《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是在阿尔卑斯山的浪漫情调的景色中与拜伦谈话的灵感启发下写成的,其内容几乎可以看成是一部寓言体的、预言性的浪漫主义发展史。弗兰肯斯坦的怪物并不像俗语中把他说的那样,是不折不扣的怪物,他最初也是个温良和善的生灵,渴望人间的柔情;但是,他打算得到一些人的爱,而他的丑陋倒激起那些人的恐怖,于是逼得他凶暴愤恨起来。这怪物隐着身形观察一家善良的贫苦小农,暗中帮助他们劳动。最后他决意让他们知道他:

「我越多见他们,我要求得到他们的庇护和照顾的欲望越强;我的心渴望为这些温良可亲的人所认识,为他们所爱;看见他们把和美的容颜含情对着我,便是我的极度奢望了。我不敢想他们会怀着轻蔑和恐怖躲开我。」

然而,他们真这样躲开了。于是他首先要求创造他的人创造一个类似他自己的女性,等这件事一遭到拒绝,他便致力把弗兰肯斯坦爱的所有人一个个杀害,不过,甚至在这时候,当他完成了全部杀害,眼盯着弗兰肯斯坦的尸首,那怪物的情操依然是高贵的:

「这也是我的牺牲者!杀害了他,我罪恶满盈;我此身的这位可怜的守护神受伤到底了!哦,弗兰肯斯坦!你这宽宏大量、舍己为人的人啊!我现在求你饶恕我又有什么用?是我,毁灭了你所爱的一切人,因而无可挽救地毁灭了你。天哪!他冰凉了,他不能回答我的话……当我把我的可怕的罪孽总账浏览一遍时,我不能相信我还是从前那个在思想中对善德的美和尊严曾充满着崇高超绝的幻想的生灵。但事实正是如此;堕凡的天使成了恶毒的魔鬼。然而连神和人的那个仇敌在凄苦悲凉当中也有朋友伙伴;可是我孤单。」

这种心理如果剔除掉浪漫主义形式,毫无不现实的地方,要想找类似的实例也不必要去搜寻重洋大盗或汪达尔人[2]的国王。旧德国废皇在窦恩[3]对来访的某个英国人慨叹英国人不再喜欢他了。伯特博士在他写的一本讲少年犯的书里[4],提到有个七岁男孩把另一个男孩弄到瑞珍特运河4里淹死。这孩子的理由是无论他一家人或他的同年辈的孩子们,对他全不表示爱。伯特博士以好意对待他,结果他成了一个有身分的公民;可是并没有一个伯特博士来担任改造弗兰肯斯坦的怪物。

可怪罪的倒不是浪漫主义者的心理,而是他们的价值标准。他们赞赏强烈的炽情,不管是哪一类的,也不问它的社会后果如何。浪漫爱情,尤其在不如意的时候,其强烈足以博得他们的赞许;但是最强烈的炽情大部分都是破坏性的炽情:如憎恶、怨忿和嫉妒,悔恨和绝望,羞愤和受到不正当压抑的人的狂怒,黩武热和对奴隶及懦弱者的蔑视。因此,为浪漫主义所鼓舞的、特别是为拜伦式变种的浪漫主义所鼓舞的那类人,都是猛烈而反社会的,不是无政府的叛逆者,便是好征服的暴君。

浪漫主义观点所以打动人心的理由,隐伏在人性和人类环境的极深处。出于自利,人类变成了群居性的,但是在本能上一直依然非常孤独;因此,需要有宗教和道德来补充自利的力量。但是为将来的利益而割弃现在的满足,这个习惯让人烦腻, 所以炽情一激发起来,社会行为上的种种谨慎约束便难于忍受了。在这种时刻,推开那些约束的人由于内心的冲突息止而获得新的元气和权能感;虽然他们到末了也许会遭遇大不辛,当时却享受到一种登仙般的飞扬感,这种感受伟大的神秘主义者是知道的,然而仅仅有平凡德性的人却永远不能体验。于是他们天性中的孤独部分再度自现,但是如果理智尚存在,这自现必定披上神话外衣。神秘主义者和神合为一体,在冥想造物主时感觉自己免除了对同俦的义务,代表我们对事情和对同类的服从,对于成了神的人来讲不复存在;对于旁人,真理就是所断定的,义务就是所命令的。假使我们当真都能孤独地生活而且不劳动,大家全可以享受这种自主状态的销魂之乐;既然我们不能如此,这种乐处只有疯子和独裁者有份了。

孤独本能对社会束缚的反抗,不仅是了解一般所谓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哲学,政治和情操的关键,也是了解一直到如今这运动的后裔的哲学、政治和情操的关键。在德国唯心主义的影响下,哲学成了一种唯我论的东西,把自己发展宣布为伦理学的根本原理。关于情操,在追求孤独这件事与炽情和经济的必要之间,须作一个可厌的折衷。D. H. 劳伦斯(Lawrence)的小说《爱岛的人》(The Men Who Loved Islands)里的主人公鄙夷这种折衷越来越甚,最后冻饿而死,但他是享受着完全孤独而死去的;可是如此程度的言行一致那些颂扬孤独的作家们从来也没有达到过。文明生活里的康乐,隐士是无从获得的,想要写书或创作艺术作品的人,他在工作期间要活下去,就必须受人服事。为了依旧感觉孤独,他必须能防止服事他的人侵犯他的自我,假如那些人是奴隶,这一点最能够圆满完成。然而热烈的爱情却是个较为困难的问题。一对热情恋人只要被看作是在反抗社会桎梏,便受人的赞美;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恋爱关系本身很快地就成为一种社会桎梏,于是恋爱的对手倒被憎恨上了,如果爱情坚强,羁绊难断,旧憎恨得更加厉害。因此,恋爱才至于被人理解为一场战斗,双方各在打算破入对方的「自我」保护墙把他或她消灭。这种看法通过斯特林贝利(Stringberg)的作品,尤其还通过劳伦斯的作品,已经众所周知了。

按这种感情方式讲,不仅热烈的爱情,而且连和别人的一切友好关系,只限于在能把别人看成是自己的「自我」的客观化的情况下才可能存在。若别人是血缘亲属,这看法就行得通,关系越近越容易做到。因此,人们强调氏族,结果就像托勒密家系[5],造成族内通婚。这对拜伦起了怎样的影响,我们知道;瓦格纳在济克蒙特和济克琳徳的恋爱中[6]中也流露出类似的感情。尼采喜欢他的妹妹胜过其她一切女子(固然没有丑事),他写给她的信里说:「从你的一切所言所行,我真深切感觉我们属于一脉同根。你比旁人对我了解得多,因为我们是出于一个门第的。这件事和我的『哲学』非常调和。」

民族原则是同一种「哲学」的推广,拜伦是它的一个主要倡导者。一个民族被假定成一个氏族,是共同祖先的后嗣,共有某种「血缘意识」。马志尼常责备英国人没给拜伦以正当的评价,他把民族设想成具有一个神秘的个性,而将其他浪漫主义者在英雄人物身上寻求的无政府式的伟大归给了民族。民族的自由不仅被马志尼看成是一种绝对的东西,而且比较稳重的政治家们也这样看了。这一来在实际上便不可能有国际合作了。

对血统和民族的信仰,当然和反犹太主义连在一起。同时,浪漫主义观点一半因为是贵族观点,一半因为重热情、轻算计,所以万分鄙视商业和金融。于是浪漫主义观点宣称反对资本主义,这和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社会主义者反对资本主义完全不同,因为前一种反对的基础是厌恶经济要务,这种反对又由于联想到资本主义世界由犹太人统治着而进一步增强。拜伦很难得偶尔也屈尊去注意像什么经济权力那种庸俗事,那时就表达出上述看法:

谁掌握世界的平衡?谁统治
不论是保皇党的还是自由党的国会?
谁使西班牙的没有内衣的爱国者惊醒?
(这使旧欧洲的杂志全部叽叽喳喳起来)。
谁使旧世界和新世界处于痛苦
或欢乐之中?谁使政治都变得油嘴滑舌?
谁使拿破仑的英雄事业变成幽灵?——
犹太人罗斯柴尔德[7]和他的基督教友培林[8]

诗句也许不大铿锵悦耳,但是感情十足是现代感情,所有拜伦的信徒向来都发出了回响共鸣。

浪漫主义运动从本质上讲目的在于把人的人格从社会习俗和社会道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种束缚一部分纯粹是给相宜的活动加的无益障碍,因为每个古代社会都曾经发展一些行为规矩,除了说它是老传统而外,没有一点可恭维的地方。但是,自我中心的热情一旦放任,就不易再叫它服从社会的需要。基督教多少算是做到了对「自我」的驯制,但是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认识上的种种原因刺激了对教会的反抗,而浪漫主义运动把这种反抗带入了道德领域里。由于这运动鼓励一个新的狂纵不法的自我,以致不可能有社会协作,于是让它的门徒面临无政府状态或独裁政治的抉择。自我主义在起初让人们指望从别人得到一种父母般的温情;但是,他们一发现别人有别人的自我,感到愤慨,求温情的欲望落了空,便转成为憎恶和凶恶。人不是孤独不群的动物,只要社会生活一天还在,自我实现就不能算伦理的最高原则。[9][10]


  1. 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1—1851),本名玛丽·葛德汶(Mary Godwin),诗人雪莱的第二妻,1816 年同雪莱一起在瑞士认识了拜伦。——译者 ↩︎

  2. 五世纪时掠夺罗马,破坏其文化的一个野蛮民族。——译者 ↩︎

  3. 窦恩(Doorn)时荷兰中部于特雷赫(Utrecht)东南的一个村,威廉二世退位后居住在那里。——译者 ↩︎

  4. 伦敦的一条运河。——译者 ↩︎ ↩︎

  5. 托勒密家系(the Ptolemys)是亚历山大大帝死后统治埃及的一个王朝(公元前 323 年—公元前 30 年);托勒密二世娶了他的亲姊。——译者 ↩︎

  6. 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83),德国作曲家,近代歌剧的创始者。济克蒙特(Siegmund)和济克琳德(Sieglinde)是瓦格纳所作的歌剧《尼伯龙的戒指》(Der Ring des Nibelungen)中的神话人物,他们是兄妹,两人结婚,生了著名的英雄济克弗里特(Siegfried)。——译者 ↩︎

  7. 罗斯柴尔德(Meyer Anselm Rothschild,1743—1812),德籍犹太人,国际金融资本家,在欧洲各国拥有庞大的势力。——译者 ↩︎

  8. 培林(Francis Baring,1740—1810),英国大银行家,当时公认为全欧第一巨商,曾任东印度公司主席。这首诗是拜伦的《唐璜》(Don Juan)里的一节。中译引自:《唐璜》,朱维基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1959 年版,第 747 页。——译者 ↩︎

  9. 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马元德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1963 年版,卷三:近代哲学,第二篇:从卢梭到现代,第十八章:浪漫主义运动。 ↩︎

  10. 自拟的标题。——一休儿 ↩︎